在全面推进公立医院改革与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县级医院作为医疗服务体系的“网底”,其救治能力与服务水平的提升直接关系到改革的成效。2025年,四川省大竹县人民医院通过一例罕见的胸腔异位胃梗阻患者的成功救治,生动诠释了改革举措如何转化为解决群众复杂医疗难题的实际能力。
一、精准评估与支撑:MDT协作模式奠定手术基础,彰显改革内涵
2025年5月,因复杂消化道问题在外地治疗未果、极度虚弱消瘦的陈大爷急转入大竹县人民医院。转来时已因长期无法正常进食而极度消瘦、虚弱,需他人搀扶方能行走。面对这一危重病例,医院迅速启动多学科协作(MDT)模式。护理与临床营养团队首先通过既有的空肠造瘘口,实施精准、个体化的肠内营养支持,有效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为后续可能的高难度手术赢得了宝贵的“时间窗”并提升了手术耐受力。
全面的术前评估揭示了病情的罕见与复杂:CT显示患者的胃已移位至右侧胸腔。这一发现解释了此前治疗受阻的根本原因,也意味着手术需同时应对胸、腹两个腔室的难题。MDT模式下的精准评估,不仅明确了诊断,更为制定科学、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提供了关键依据,体现了高质量发展对医疗技术能力和质量安全的核心要求。
二、资源下沉与创新引领:双路径手术突破技术瓶颈,展现改革优势
面对超高难度的手术挑战,大竹县人民医院充分发挥了公立医院改革中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的机制优势。医院立即启动特聘专家机制,联系医院引进的外科专家,重庆医科大学硕士生导师张军教授前来指导。张教授提出的创新性“胸腹联合、双路径协作”手术方案,正是“技术破局”的体现,有效解决了因解剖结构异常导致的传统单一路径手术局限。
在专家指导下,MDT团队制定了周密的胸腹腔联合手术方案并成功实施。这一过程,既是高端医疗技术资源有效“下沉”至县域的生动实践,也标志着医院在复杂外科技术上取得了关键突破,是医院临床专科能力在高质量发展导向下显著提升的证明。
三、人性化服务与高质量康复:整合照护彰显改革成效,提升患者获得感
术后,医院延续MDT管理与加速康复外科(ERAS)理念,整合医疗、护理、康复、营养资源,为患者提供了全程、连续的优质医疗服务。陈大爷最终成功恢复经口进食,重获健康。这一结果,不仅得益于高难度手术的成功,更离不开贯穿始终的精细化、人文化管理,充分展现了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从“以疾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的核心理念。
患者送来锦旗
2025年9月,康复出院的陈大爷专程送来锦旗致谢。这一幕,是患者对医护人员仁心仁术的感激,更是对大竹县人民医院在公立医院改革与高质量发展道路上所取得成效最直接、最温暖的肯定。该案例证明,通过深化改革、强化内涵建设,县级医院完全有能力承接并解决好群众的疑难重症,真正成为守护人民健康的坚实屏障。